“抓紧好好复习,等期末考好了就奖励你”“如果你这次考了前三名,寒假就带你出去耍……”你是不是又开始用这些话来督促孩子复习了?期末备考期间,这样奖励孩子效果更好!快和小保一起看看吧!
如何奖励孩子才是一门学问
有这样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,家长也可以测试一下孩子:
比如今天,你告诉孩子说,今年过年的时候,我会给你一个500块钱的红包,但是如果你愿意多等一周,我就给你550元的红包——这个时候,孩子会想,就多忍一周,还能多获得50块钱,感觉不错啊!反正是一个多月以后的事情,再多等一个星期也没什么关系,所以他接受了。
但是假如孩子是明天就要过生日,你再对孩子说,如果愿意多等一周,除了本来的500元还将额外给他们50元,他们就不太愿意了。因为他们希望“明天”,立刻就能获得这个满足感。
所以很多家长常常现在就开始对孩子说:“等你这次期末考试考了第一名,寒假我们就去旅游”“如果你表现好,明年生日我就给你买游戏机”……可是这些较为长远的承诺对孩子却没有太大作用。
他们依然会忍不住先满足现在的快乐,把学习拖延着,因为反正期末考试还有半个月、一个月,不差这么一两天。
换句话说,只有把奖励放在孩子面前,提高当前学习的诱因,孩子才会优先选择当下努力。
让孩子参与奖励计划
对于孩子们来说,奖励的有效性也取决于奖励的东西是否能满足他们。
所以,父母在设立奖励计划时,不如多让孩子参与进奖励计划的制定中。
可以问问孩子:“有什么办法能让你放学立刻写作业?有什么办法能让你在期末之前好好复习?如果给你奖励,你希望是什么?”
让他们参与进奖励计划的制定,给他们提出建议和想法的机会,会比家长单方面制定计划有效得多。
帮家长们总结下奖励在什么情况下,可以达到最强效果。如果你在期末前,将这三个条件配合起来,就不用再忧心孩子没有动力复习啦:
采用具体、物质性的奖励品,而非只是给他们抽象的赞美而已;
采用孩子最喜欢、最在意的奖品,而非他可有可无的奖品;
和孩子事前订立合同,并让他们参与进来,其形式大致如下:“你如果……我就……”例如:“你如果写完这十题数学,我就给你看电视一小时”、“你如果练完这三首钢琴曲各二十遍,我就送你一本漫画”。
最后,最最重要的是:一定要兑现对孩子的承诺!
- 阅读排行榜
- 最新消息
扫码关注正小保公众号

让孩子掌握好数学思维,进步非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