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很多家长都在咨询一个问题:寒假期间孩子总是手机不离身,成了名副其实的“低头族”、“手机控”,家长怎么帮助孩子克服这种坏习惯?
成就一个孩子需要十几年的培养,毁掉一个孩子仅需一部手机。孩子沉迷手机危害多多,小保给大家出妙招啦,速看↓↓↓
孩子沉迷手机的危害
家长要警惕孩子沦为“手机控”,孩子沉迷手机危害多多:
阻碍身体发育
孩子沉迷玩手机活动减少、受到大量的电磁辐射,容易引起身体发育推迟、运动功能低下、长不高问题等;孩子喜欢低头玩游戏,对颈椎伤害也很大,容易导致脊椎变形。
学习成绩下滑
孩子的自控能力有限,一旦沉迷手机无法自拔,基本上把全部的空余时间都贡献给了手机,缺少时间、精力、心思花在学习上,孩子沉迷手机会导致成绩下滑。
让孩子孤僻、焦虑
长期沉迷玩手机会使孩子变得越来越孤僻,整日沉迷在网络虚幻的世界,还可能会让孩子过度依赖手机,没有手机就会抑郁、焦虑、暴躁等。
正确使用手机的方法
家长可以参考以下几种方法,合理地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:
如何正确使用手机
提前达成协议
每次孩子玩手机前,家长先和孩子达成协议,比如做完作业或者做完家务,才能玩一次手机。维持1~2周,家长再视情况而调整。
控制使用时长
孩子可以适当玩手机,但要控制好时间。3~6岁孩子可以适当使用手机,一天不要超半个小时;6~18岁孩子每日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应限制在2小时内。
选择优质内容
最好单独留出一个手机,把里面的电影、游戏全部删掉,家里断网 ,专门下载一些适合小学生看的动画片,避免孩子连续看视频、反复玩游戏。
选择合适场所
吃饭时、睡觉前不要让孩子玩手机,在等车时尽量不要让孩子玩手机,以免让孩子养成在等待时玩手机的习惯。
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《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》,明文规定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:
学校应当告知学生和家长,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。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,须经学生家长同意、书面提出申请,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,禁止带入课堂。——教育部《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》
人生没有彩排,人的成长只有一次,家长要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、不可沉迷玩手机。家长也要以身作则,在孩子面前尽量减少玩手机,闲暇时光多陪孩子阅读、学习、玩益智游戏。
- 阅读排行榜
- 最新消息
扫码关注正小保公众号

让孩子掌握好数学思维,进步非凡